铜官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铜官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2017年4月26日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铜官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2011年至2015年,我区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顺利实施,公民宪法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铜官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推动我区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意见,服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打造“功能完善、服务高效、优美时尚、和谐幸福”现代新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特作如下决议:
一、突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宪法确立的我国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在宪法宣誓前专题学习宪法。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江淮普法行”等活动,提高全区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切实维护宪法尊严。
二、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基本法治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我区“十三五”规划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着力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区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民努力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信仰,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四、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坚持把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作为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区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培训、晋级培训以及其他培训的必训内容。坚持把依法办事作为检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标准,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实行各级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坚持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五、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抓好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法治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保障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加强法治教育教师、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等法治工作者培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适时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网络建设,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六、着力推进有铜官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铜官地域法治文化研究,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一批融法治元素、体现公众需求和我区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推进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广场、法治公园等宣传设施的提档升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法治宣传设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建立和完善学法用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宣传表彰制度。
七、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执法、司法和监督过程的结合,把法律规定变成引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范。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法治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八、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创新。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方式方法、载体阵地和体制机制等创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普法,提高普法效果。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充分运用典型案例,结合社会热点,开展生动直观的法治宣传教育。把集中性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继续深化“法律七进”主题活动,充分利用“12·4”全国法治宣传日、“江淮普法行”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主题教育活动,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公民日常工作生活。强化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展新媒体普法益民服务,组织新闻网络开展普法宣传。
九、完善和落实普法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普法主体责任。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支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落实各类媒体的普法责任。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内容,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制机制。
十、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区人民政府要积极组织实施好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落实领导责任,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做好中期督导检查和终期评估,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工作保障,配齐配强各级专(兼)职法治宣传教育力量,加强各级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培训、管理和工作指导,提升队伍素质。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年增加,纳入财政预算。区人大常委会将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本决议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