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36(转为代表来信)王海啸关于结合基层实际完善村级后备干部招聘的建议
建 议 号 |
2-4-136(转为代表来信) |
领 衔 人 |
王海啸 |
标 题 |
关于结合基层实际完善村级后备干部招聘的建议 |
正
文 |
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是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是否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实现农村稳定、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实践表明,一个村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得好,班子有活力,有战斗力。反之,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得不力,就会出现班子青黄不接、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等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后备干部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部分村对招考的高校毕业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在即将起用时,却因考公考编等原因离开,直接导致班子青黄不接,年龄老化的问题出现。 2. 后备干部来源不足:目前我区村级后备招考未建立人才储备库,一旦招考来村的后备干部离职,后续来源无法接上,导致村委会只能等待多年后的下一次招考才能引进新生力量。 二、建议改善措施: 1. 针对后备干部流动性差的问题,建议组织部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服务期制度,参照公务员的录用服务期标准,对招考来村的后备干部予以工作时间的约束,至少需要后备干部服务满一届村两委后方可离开,这样即可容易让后备干部充足的了解村里的工作情况,也便于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安排。 2. 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库,针对往届进入面试或笔试优秀的人才纳入人才储备库,一旦招考进村的后备干部离职,可从人才储备库中替补,及时解决了后备干部离职导致的工作岗位空缺。 3. 拓宽选拔渠道,通过公开招考虽选拔了高校毕业生,但该类人才对村情村貌知之甚少,在村工作适应期过长,建议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全体党员大会,进行公推公选,将了解村情村貌的优秀有志村民选拔到村工作,由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推选出来的人员,不仅对村的情况十分了解,并且深受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的信任,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更快更好的胜任村务工作。
|
主办单位 |
函转区委办 |
办理结果 |
|
办复类别 |
|
备 注 |
代表建议内容为党委工作 |